南京自贸片区悄然改变:三大战略行业携手并进

9月5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普华永道发布了“中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制度创新索引图”。普华永道将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作为一级指标,降低门槛、破除壁垒、提升全环节效率、优化全链条服务、完善全周期保障作为二级及三级指标,将自贸试验区经济增量、特色产业增速、新业态发展情况作为四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理念层,二三级指标为路径层及抓手层,四级指标为效果层。

“2021年开始也就是‘十四五’开始,自贸试验区改革进入了一个深化的阶段。”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于勃在服贸会现场表示,在过去8年里,自贸试验区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自贸试验区改革一直是以企业改革为基础,政府针对企业端提出的需求,推出了例如营商环境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外资投资负面清单、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改革。

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至今,全国已有21个自贸试验区、67个片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阵地,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包括沪苏浙皖4个自贸试验区。其中,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获批于2019年8月,规划面积39.55平方公里,位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范围内,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等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南京模式”创新

2019年8月30日,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两年来,南京片区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累计惠及企业超过1.3万家,创新主体加快集聚,累计孵化引进企业1200余家,独角兽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102家;建成国内首个留学生创业园,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出台外国人来华工作五项便利举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才逾6000人。

目前,南京片区重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到96%,已有11项改革试点经验、14项创新案例在江苏全省复制推广,8项改革试点经验、10个创新案例在南京全市复制推广,“‘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和“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江苏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来,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表示,南京片区应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推动与长三角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

南京片区依托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建成全球IPv6测试认证中心南京实验室和超级算力中心一期;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建成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质谱分析中心,国内最大的生物样本中心和健康数据中心;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十强企业有1/2落户南京片区,2020年集成电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3%;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有1/3在区域集聚,2020年生物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

南京片区成立两周年以来,将金融发展视作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助力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围绕“两城”建设,南京片区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近千家,其中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超500家,认缴规模近5000亿元。同时还设立总规模超50亿元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类投资基金,孵化金融示范项目超过50个。

新金融探索

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监管政策的支持,中国绿色金融正迎来政策“窗口期”。我国明确“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正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我国低碳转型进程,为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探索新金融的南京片区有何布局?

8月10日,南京银行研创园支行创新全国首款贷款利率与控排企业碳表现挂钩的贷款产品——“鑫减碳”,成功为某电力企业发放3000万元贷款。同一天,南京江北新区公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成功发行,发行规模4亿元,这也是全国综合公用事业首单、全国AA+首单、江苏省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资本市场支持江北新区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成果。

目前,南京银行研创园支行等7家银行挂牌绿色银行,组建了包括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系统支持江北新区发展联合体”;设立江苏疌泉等2支总规模12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江北新区公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完成绿色企业主体认证。

相对于绿色金融,南京片区在布局产融结合的“新金融中心”方面探索的更远。创新打造“五层级”扬子江国际基金街区,落地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国投创新基金等一批龙头机构、项目,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债券、江苏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及南京市国企首单绿色公司债券、境内首单非金融企业气候债券。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区域股权市场区块链监管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与证监会连通,“基于区块链的辅助风控产品”入选国家第二批“沙盒”监管试点。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落地全国首批区块链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智能保理平台。设立江北新区产融中心,引入36氪“鲸准”金融数据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

“围绕金融开放创新,我们积极畅通资金跨境流动,开展了境内外汇(NRA)账户改革试点,为企业成功办理江苏自贸试验区首笔错币种跨境融资业务,和全省首单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江北新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7月我们推出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办法,为境外资金创造更便利的投资环境,预计将吸引更多境外股权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落地。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我们推动健友生化、先声药业上线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联合多家银行推出‘自贸链金融’‘自贸云服务平台’,便利企业跨境资金调拨和收支结算,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未来可期

对于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等产业而言,两年时间可能会迭代出一系列创新,但对于一家家企业而言,两年仍略显仓促,但随着南京片区企业的发展,未来有望涌现一批上市企业及独角兽企业。

6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公开表示,将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科技创新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上市挂牌融资。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在福建投小、投早、投科技,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发挥好上市公司的产业引领作用,助力实现科技、资本融通创新,打造具有更强创新能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8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推进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提出加大对港澳投资开放力度、提升医药产品进口便利度、创新账户体系管理等19条措施。

近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完成工商注册,将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这无疑都将利好自贸区内科技创新型企业。

今年6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了未来五年南京自贸片区将从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科技创新、政策推广、营商环境、空间布局等7个方面着重发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之城”,引领国际产业创新前沿的“基因之城”,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扬子江“新金融中心”,数字经济贸易创新引领的先行区,并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规划》指出,到2035年,南京自贸片区前沿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大幅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高度发达,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和产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标签: 行业   战略   自贸区   改变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