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拥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基地

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核心动力和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载体功能完善、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科技强省和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是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不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我省产业发展就会始终处于被动、跟随状态,很难成功实现转型升级,还可能被长期锁定在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枢纽,当前我省应精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将科技资源用在“刀刃”上。围绕“光芯屏端网”、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重点优势产业做文章,以“卡脖子”技术为切入点,加快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打造产业集群;全面摸清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尽早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在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

核心是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加快集聚到建设科技强省的伟大征程中来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聚焦我省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突破,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术转移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着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创新自主权,为其勇挑科研重担、勇攀科学高峰“减负去缚”,充分发挥他们在攻科学难题、带科研队伍、育创新人才、树学术榜样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把我省科技人员数量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质量优势。三是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系统谋划、协同用力,大力实施“人才兴鄂”计划,深入推进大学生留鄂就业创业,给人才流动清障,切实把“楚才在鄂”的优势变为“楚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四是尊重关心服务科技创新人才,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突破口在于加快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发、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聚、孵化创新企业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聚焦“光芯屏端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方向和我省优势产业领域,围绕解决行业重大技术问题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目标,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跨学科、跨领域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快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打造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二是围绕行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功能区、创新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国际化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瞄准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集群培育,突出技术性、开放性和公共性,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优势科技资源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际研发合作,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新生力量。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科技研发体制向民间主导型转变,通过多方面的融资渠道以及交流合作来解决企业的资金和人才问题,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来源;加大对民营中小型创新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降低申报门槛,减少各类限制。

着力点在于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实质是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提质增效的过程,只有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打开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进而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去抓。一是推动科技成果与我省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为主攻方向,重点支持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供给,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深入推进科技项目“揭榜制”,为攻克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创造新的市场环境。二是发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成果市场的“转换器”,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建设,搭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企业的桥梁,分担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风险,加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保障。三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创造条件激励高校尤其是中央在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鄂转化;重视省外科技成果的引进工作,围绕我省产业需求,支持省内技术转移机构与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精准引进、主动引进省外先进科技成果在鄂落地;鼓励我省企业与省外、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等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实现科技成果的优先转化。

基础条件是营造优质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要营造一个使科技人员能发挥潜能,吸引一流科技创新人才的制度环境。今天,科技创新已经不再是科学家们一个群体的事情,而是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紧密结合,需要通过产业、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融通整合,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湖北建设科技强省,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一是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积极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更大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各种类型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资源的市场环境,形成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机制。二是根据企业创新阶段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创新融资渠道,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优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三是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企利企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假冒侵权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四是落实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切实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各项政策,重点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创新产品和技术,给予适当补贴和减免税优惠。五是着力造就宽容、合作、守信的创新文化。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宣传科技创新先进事迹,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建设开放合作的湖北,对外要高标准开放,对内消除地方主义,秉持共享共赢原则;建设商业守信的湖北,把商业守信作为湖北发展的重要资源,尊重创新、尊重契约,严格依法守信。

标签: 科技   基地   影响力   创新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