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工业技术为企业增产销!

1月至7月,恩施州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6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45.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恩施州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前7个月全州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为95.9%,135家规上企业产值增长超过50%,其中60家产值成倍增长。

工业技改已成为推动恩施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技改如何提质增效?8月16日-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茶企产量一年翻番

5栋崭新的厂房内,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车间内弥漫着浓浓的香味。8月17日,位于鹤峰县下坪乡东洲村的湖北东狮茶业有限公司,一片忙碌。

这条投资千万元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几名工人将毛茶倒进传输带,后续的炒干、抖筛、色选等20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从头“走”到尾,毛茶变干茶。

站在8台炒茶机旁,公司董事长向剑指着一组组跳跃的数据说:“以前烧煤,人工控制温度,容易炒糊、起火。如今恒温设定,效果好多了。”以前,炒茶过程中,温度控制不稳定,导致农残超标,达不到欧盟检测标准。有了新设备,茶叶质量更稳定。2台光谱色选机利用光学传感器,快速将茶梗及相关杂物清选出来,效能提升1倍,每小时筛选量从1000斤扩大到2000斤。

“从产量看,新生产线一年可加工制作茶叶3000吨,是过去的3倍。”技改带来的高效,让向剑尝到了甜头,预计全年茶叶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较2020年翻番。

东狮茶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当时年产值仅100多万元。通过持续技改,逐步从一家作坊成长为工厂。2018年,企业拥有2条半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茶叶2000吨,通过第三方贸易公司出口欧洲和非洲。从2019年起,公司耗时3年、投入2500万元,新建厂房、购置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产能进一步提升。

记者在仓库看到,每袋重约百斤的茶叶,堆有一人多高,整齐有序地码放着。“大概有3000吨茶叶,全部被客户预定,其中90%出口欧洲,10%销往非洲。”向剑表示,公司计划明年再投入数百万元,改造另外一条老生产线,争取年加工产量达到6000吨,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跻身恩施州乃至湖北省茶叶加工企业龙头行列。

硒土豆变身“高大上”食品

把土豆丢进罐子里,会变成什么呢?

恩施硕品现代农业公司给出答案:有常吃的土豆粉、土豆米、土豆植物饮品,还有价值高昂的硒蛋白。

走进硒蛋白提取车间,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3名工人将土豆倒入筛选线上,设备自动将一些破皮、异形的土豆挑出,剩余的沿着管道进入一个个银白色的罐子里。

“清洗、去皮、打浆、固液分离等一系列工序,全部在里面完成。”该公司副总经理梅虎表示,精深加工完成后,提取的粉末状硒蛋白进入一个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最后完成制粒、包装。

记者隔着净化车间的玻璃看到,10余名工人身着无菌工作服,戴着手套,将萃取出来的粉末装进一个个白色袋中称重。

“每袋1公斤,市场售价1600元,折合成每吨160万元。”梅虎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硒列为婴幼儿奶粉配方必需营养素。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新规,将较大婴幼儿奶粉配方的硒从选择品调整为必需品,硒蛋白受到市场青睐。

根据规定,硒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售,生产加工企业必须获得硒蛋白营养强化剂生产许可证。“我们正在申报许可证,为抢抓市场机遇,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生产线改造,硒蛋白年加工产量达到300吨。”梅虎坦言,全国已有多家企业前来考察,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只待产品上市。

硕品农业公司2015年落户恩施,联合恩施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研发出土豆、堇叶萃米荠等系列硒蛋白提取技术,并取得国家发明受理专利4项,获得授权专利2项。

另一个厂房,一条刚完成技改的自动化生产线,制作土豆大米、土豆面条、土豆粉皮、土豆饮料等食品。“之前年产量只有数十吨,技改后年产量可达3000吨。”梅虎表示,不到半年,系列产品就销售了1000多万元。

小钻头“钻”出全国大市场

一支售价不足2元的建筑钻头,能够做出多大经济规模?

位于宣恩的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一年卖出6000万支,规模居国内行业第二。

小钻头何以“钻”出大市场,该公司董事长刘江坦言:技改功不可没。走进工厂,墙上展示的180多种钻头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都是在浙江研发的。”此前,刘江在浙江创办一家钻头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技术。近几年,他逐渐将工厂搬回老家宣恩,成立了兴龙公司。

车间内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设备,在工人操作下,一根根钢筋顺着流水线,变成一支支钻头。“钻头虽小,工序可不少,足足有14道。”该公司品质管理主管彭军介绍,其中决定产品质量的核心工序有5道:钍铣、四腰、焊接、热处理和冷压,这些也是技改的关键。

钍铣是指在钢筋上磨出弧形的槽,只见1名工人将钢筋放入自动化设备内,不到10秒钟,一根修磨好排屑槽的钻头半成品出来了。“现在每支钻头的凹槽深度多了0.5毫米。”彭军说,技改后,全自动化设备取代半自动化设备,凹槽打磨得更加光滑,排灰效果更好,打孔所需时间减少5秒,提升了作业效率。

在焊接车间,1名工人为4台全自动焊接机添加原料,钻头与合金材料自动焊接。“过去,工人只能操作1台焊接机,既要放料又要手工焊接,合金开裂的情况经常发生。”如今,使用新设备后,每名工人可操作4台机器,不再手工焊接,产品返工率由原来的10%降到3%。

为进一步提高产能,该公司还花费400万元,购买两台全自动网带炉用于热处理,与传统锅炉相比,效率提升了3倍,钻头的钢材硬度也由25度提升至50度,产品的硬度和韧性更强。

冷压车间一侧,工人轻轻按下冷压机启动键,成卷的钢丝被自动拉直、切割,不到2分钟,一根根钻头半成品便从出料口落下。“去年引进的两台新型冷压机可以自动完成5道工序,满负荷生产一天可处理30吨钢丝,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刘江表示,2019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技改,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根据订单,今年公司的钻头产量可超过6000万支,产值过亿元,均为技改前的5倍以上。

藤茶串起亿元产业链

“藤茶也能做消毒液?”“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在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展厅内,摆放着藤茶消毒液、藤茶牙膏、藤茶饮料等数十种产品。该公司总经理谭爱东介绍,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生长于武陵山区岩坡上,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超过40%,有“血管清道夫”之称。

经过10多年发展,藤茶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之一,带动8000余农户种植,面积达7.2万亩,形成70多家加工厂(合作社),年加工藤茶7000多吨,金祈公司是龙头企业之一。

如何让藤茶做大做强?金祈公司率先探索:延长产业链。该公司与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技术研发。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改进藤茶加工工艺,以藤茶普叶为原料,开发出消毒液、牙膏、含片等藤茶新产品。

走进藤茶牙膏生产车间,只见10多台自动化机器首尾相连,组成一排颇具规模的生产线。“二氢杨梅素通过制膏机与其它原料混合,静置后经过检测,再灌装、包装……”车间负责人夏依江介绍,新建的牙膏生产线达到SC认证万级净化标准,每年可生产2000万支藤茶牙膏。

“投入了5000多万元进行技改。”谭爱东表示,新建的还有消毒液、复合粉冲剂、二氢杨梅素提取等5条生产线。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的高速离心机从德国进口,提取纯度最高可提升到95%,可用于近30种藤茶新型产品的加工生产。袋泡茶生产线也进行了设备升级,日产量从10万袋上升到20万袋。

来凤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县通过申请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及上级技改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该企业进行技改。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90吨黄酮提取物、2000万支牙膏、300万瓶消毒液、6000万袋袋泡茶以及高端固体饮料等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亿元。

标签: 产销   增产   企业   恩施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