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聚才引智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有着“秦巴明珠”之称。受困于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条件限制,安康人才吸引力和聚集力不强。如何冲破人才缺乏瓶颈、激活人才“动力引擎”,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是一道摆在安康面前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安康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柔性引才模式,建立聚才引智精准对接机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推动项目落地、助力产业发展、帮助企业做优做强”之路,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人才与项目“精准对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康的人才服务感动了我!我的项目在安康得到了高新区前所未有的支持,他们不仅仅付出了资金和物质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他们付出了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上的‘保姆式’服务。而且,安康有着开放包容的气度,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这些都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爱上了安康,也就毅然选择了安康。”

这是去年12月中旬在西安举行的“智汇安康·引领发展”——“双百”人才项目洽谈会上,作为人才引进代表赵杰的发言致辞。

2018年,安康高新区按照人才精准对接项目模式,一体化引进了赵杰博士及其团队,并在安康高新区创办了博创宏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及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走进该公司厂区内,灰白色的磷酸铁粉末被包装好后整齐堆放在库房中,厂区内还有一套污水处理设备。赵杰说,2018年8月,公司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首个锂电关键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发展成为占地140亩、总投资7.5亿元的项目。现在该公司已建成了生产磷酸铁的一期工程,能生产磷酸铁锂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占新能源车电池市场份额的80%左右,发展前景广阔。”

赵杰团队是安康以人才与项目“精准对接”、以项目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康围绕全市“十四五”规划项目、在建重大项目、县域重点项目发展需要,依托中国农科院、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所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单位,市外帮扶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地共建高校人才资源,通过组建人才对接小分队进院校、举办人才对接专场、点对点拜访等活动,为项目单位和高端人才接线搭桥,“有的放矢”引进人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项目快速落地发展的背后,其实是安康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诚意满满、潜力无限的安康,积极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从项目申报、户籍迁入、人才住房、亲属就业等关键小事,到科研创新、专利申报、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发展大事,安康市结合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设立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才落地无忧,安心放心全心献智慧、做研究、谋发展,打造了“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

实践证明,不拘一格降人才,凝聚了发展强动力。在重大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下,“十三五”末,安康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由2015年的742.3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88.78亿元,市财政总收入也跨越百亿元关口。

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新引擎”

在安康市岚皋县南宫山镇宏大村,占地2650多亩的猕猴桃园区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考察。

“20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野生猕猴桃的荒坡地。能看到的这片土地,以往主要种植的是水稻、玉米,部分甚至抛荒。”宏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天文介绍,经过五年多发展,建成的园区已经进入果品销售阶段,产品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常州等地,果品品质深受客户认可。

这得益于岚皋县将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自2016年起,岚皋县南宫山等乡镇开始大面积种植猕猴桃,将猕猴桃列为主导产业。产业发展初期,以宏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猕猴桃生产企业就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聘请陕西省“三秦学者”猕猴桃首席专家、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雷玉山为岚皋县猕猴桃产业科技顾问。

在雷玉山指导下,岚皋县科学制定了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了产业布局和规模,建设了南宫山、四季、城关等7个猕猴桃产业重点镇、43个重点村,规范化栽植22000亩,改造野生猕猴桃13000亩。

如今在岚皋,提起猕猴桃,大家都将其称为“致富果”。据统计,2020年,岚皋全县产果量超300吨,产值300万元,销售收入达600余万元。仅宏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带动农户174户、548人,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实践证明,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升级提供了新引擎。近五年,安康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围绕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以及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出台高层次紧缺特殊人才引进、柔性引才、域外人才选调、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遴选、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等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20余项,大力实施“一业一站”计划,建成院士工作站9家、市级专家工作站51家,基本实现了重点产业全覆盖。安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中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3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74项,取得科技成果127项。

人才与企业“联姻”:助力企业做优做强

“企业想要发展,人才是第一动力。”一路走来,位于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的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对人才清晰定位,将引才用才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18年6月投产之初年产1200万袋速冻料理包到现在年产7000万袋,从年产值3000万元到现在年产值5500万元……如果要佐证“人才”对企业的助力作用,这一组数据无疑是有力的证明。

投产后,该公司一直关注和重视对接高端人才技术。2019年5月,公司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田呈瑞教授团队,建立了石泉县速冻食品专家工作站,并通过了县级评估验收。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开展科研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起初,回锅肉料理包里的配菜青椒,通过速冻,颜色由青色变为了黄色,退货率高达100%。”记者在该公司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升级了速冻技术,将速冻时间从4至6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解决了食材变色问题,退货率降为零,成本也得到了更好控制。

在一系列技术支撑下,公司销售量稳步增长。为了提高原材料产量,团队重点对紫长茄生产基地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大力推广紫长茄“再生”嫁接技术,紫长茄单产量由2015年的2500斤提高至8000斤。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料理包行业迎来了新高潮,企业满负荷运转,消化以紫茄为主的蔬菜原材料1500万斤,带动贫困户2970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近年来,安康实施“人才兴企”计划,针对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经营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技术创新人才,连续举办人才招聘活动50余场次,为企业招聘人才近万名;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先后兑现人才补助资金500余万元;大力实施“百名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先后选派100余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能力与学历提升培训班,有效提升了企业人才能力素质;建立企业人才联系点制度,市、县人才办分片包干、对口联系100个重点骨干企业,针对企业面临的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建成企业创新平台69个,研发平台50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5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家。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项项政策举措,引领人才聚集;一项项成果,激活人才春水。在汉江之滨、在车间工厂、在田间地头……安康各类人才正在走向舞台中央,正在把自己的智慧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集聚了磅礴力量。

标签:    安康   聚才   推动   高质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