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讯!积极效果展露 存在问题待解——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的观察与思考


(相关资料图)

截至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已满一周年。从整体情况来看,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运营效果良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与落地平台,在历经一年的运行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性展露无遗,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充分体现。

其一,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是近年来能耗、碳排放“双控”要求,客观上均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成本。而碳市场初期提供的免费市场配额则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成本,进而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其二,全国碳市场能够促使我国碳排放总量下降。高履约率有效促进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强化社会低碳环保概念的同时,为全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前,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对第一个履约周期的成效与经验进行总结的同时,重新分析形势,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碳市场的诸多问题也随着新的工作部署而浮出水面。总体上来看,全国碳市场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碳市场交易产品结构单一,市场活跃度有待提高。首先,全国碳交易市场在第一个履约期表现出活跃程度有限的特点。其中,高履约率的背后还存在着“履约驱动”现象,控排企业参与碳市场的主要目的就是履约,缺乏主动参与交易的动力。其次,当前市场仅有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作为交易产品,相较于国外更为成熟的碳市场,交易产品显得过于单一。

二、碳交易信息披露不足,相关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得不到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利于主管部门及时有效把控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并有利于投资人准确判断相关风险。但关键信息的披露不足会严重抑制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热情,进而严重制约碳市场的发展。

三、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有待提高,碳金融、碳期货的发展推广不足。引入期权、期货交易可有效提升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当前市场上碳金融相关衍生产品,诸如碳债券和碳基金的发行数量、总金额显著不足。此类创新型金融产品的推广不足,也导致了碳市场缺乏活跃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碳市场应尽快扩容,将包括石化化工在内的高排放行业逐步纳入碳市场,并拓展碳交易产品的范围,将包括甲烷在内的多种温室气体纳入其中。其次,应尽快完善碳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市场监管体系,以保证碳信息披露的质量。最后,应鼓励具有创新性的碳金融产品参与到碳交易当中来。

碳市场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建设初期,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当务之急还是应针对现有问题对症下药,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手段,以逐步解决现有的矛盾。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产学研协同,让政策引路,以科技赋能。这样方能使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之路行稳致远。

关键词: 观察与思考 市场运行 存在问题 积极效果

来源:中化新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