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接力破解小麦增产难题 创制百余品种技术

被称为小麦“癌症”的赤霉病是极具毁灭的真菌病害。在历经20年持续攻关之后,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定位、克隆及抗病分子机制解析,培育出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前不久,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国际权威期刊《科学》主刊,还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

山东农业大学以农学起家,因小麦闻名。科技日报记者日在此采访时了解到:在这里,像孔令让一样的小麦科研人还有很多。

他们紧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研究“立地”原则,紧紧围绕黄淮麦区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常年埋头于一线搞科研,孕育出一个个高质量成果。

老师是院士,学生也是院士,师生接力破解小麦增产难题

作为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余松烈院士生前在山农大工作了70年

他研究创立的小麦产量发展三阶段理论、冬小麦精播和宽幅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及栽培技术,惠及5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400多亿斤。余松烈院士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教授,在山农大握紧了老师的“接力棒”,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团队创制了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栽培技术、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等,几年来推广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斤。两位院士的成果覆盖了我国小麦总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

小麦育种一直是山农大的优势。这里曾选育出100余个小麦新品种,在粮食增产中交出“山农答卷”。

李晴祺教授带领团队创造出“矮孟牛”小麦功勋种质,据此育成了32个经国家级或省级审定的小麦品种、78个优良新品系、96份衍生资源。他们育成的品种(系)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产小麦300多亿斤。1997年,其成果斩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黄淮麦区是我国第一大麦区,也是山农大科研人的“实验室”。

2019年、2020年麦收时节,赵檀芳教授培育的“山农28”,李斯深教授培育的“山农29”“山农30”小麦品种,两年三破冬小麦全国单产纪录。

目前,李斯深正在围绕“山农29”“山农30”两个品种开展拓展攻关。他告诉记者:“不仅这两个品种还有潜力可挖,我们还在继续培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王振林教授是余松烈院士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40年来,他始终在从事良种良法配套的理论研究,带领团队创制了“秸秆还田与两旋一深耕作”相配套的地力培肥技术和“增群体、抗倒伏、增穂重”的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他说,山农大人在小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育种与栽培紧密结合了起来,推动实现了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

没有辜负前辈交给我们的担子,冷板凳没有白坐

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小麦是神奇的。

小小一粒小麦,经过加工之后,变成了馒头、面包、面条、饺子……一粒小麦的“七十二变”让人惊叹。但很多人不知道,存在于小麦身上“好吃与丰产难以兼得”的矛盾一直未被攻克。

但在山农大,科学家们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农大便着手高蛋白小麦品种的选育研究。张忠义、梁作勤、田纪春等育种专家选育出的小麦品种PH82-2-2,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2年又育成了国内第一个高白度品质馒头新品种“山农优麦3号”,比国家禁用面粉增白剂提前了10年。

2000年以后,作为山东省良种工程小麦首席专家,田纪春带领省“超级小麦”育种团队育成了65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10亿余亩,增产小麦360亿斤。

其中“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田纪春百感交集:“没有辜负前辈科学家交给我的担子,这些年的冷板凳没有白坐。”

当前,绿色优质和功能小麦品种是全世界小麦育种的新趋势。

早在20年前,田纪春就前瞻地判断出这一育种趋势。如今,他已培育并审定“山农26”“山农111”“山农102”“山农糯麦1号”等小麦新品种,开创了国内绿色小麦育种和健康品质改良的先例。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田纪春教授退而不休,依然忙碌在科研一线。在创造了全国特殊用途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之后,他又育成并审定通过了“山农蓝麦1号”“山农101”“山农981”等多个特殊用途功能小麦新品种。

一代又一代接力,我们的梦想就是培育出最好的小麦

“我就是个农民。”这是余松烈院士常常提到的一句话。

他说,只有常常走到田间地头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正因为此,他被人们称为“生活在农田里的院士”。

“来自农民,回馈农业,报答国家。”这种发自肺腑的朴素情感植根于一代又一代山农大人的内心。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中国碗、中国粮、中国种”的宏伟梦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山农大力量。

如今,于振文院士带领小麦栽培育种团队,把前辈“科技报国、服务三农”的精神发扬光大,围绕粮食安全持续科研攻关。

王宏伟、鲍印广、石玉等一大批年轻科研人已成长为小麦专家,培养着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付道林教授团队接过孙兰珍教授的“接力棒”,历经8年潜心探索,成功克隆“国宝级”雄小麦不育基因,为实现小麦等作物的杂交制种创造了条件。

如今,山农大已连续4年招收公费农科生,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让一代代“新农人”真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

“我的梦想就是培育出最好的小麦!”站在小麦试验田里,首届公费农科生丁浩踌躇满志。在这个与小麦结下不解之缘的校园里,“后浪”们传承着前辈们的精神,学着最新的知识,怀揣着家国梦想,不断前进。

短评 

将育种攻关“啃硬骨头”精神代代相传

王延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小麦是国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养育了亿万人口。这两大事实背后是一批批种业科研人的前赴后继,其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便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小麦育种团队。

小麦育种一直是山农大的优势。这里曾选育出100余个小麦新品种,在国家粮食增产中凸显“山农大力量”。

他们凭什么?凭潜心钻研,坐得住冷板凳的专注,比如孔令让团队20年如一日最终攻克小麦“癌症”;凭锲而不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比如瞄准“好吃与丰产难以兼得”的矛盾,山农大科研人一茬茬接力,用了半个世纪给出答案;凭以身作则,春风化雨的责任感,用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影响学生,学生再影响下一代学生;更将土地情怀、家国情怀植入接棒者内心,一句“来自农民,回馈农业,报答国家”,将山农大小麦育种人的朴素情感表达出来。

从基础研究做起,针对田间需求和百姓饭碗的种业研发太不易,他们却拿出了100余个沉甸甸的小麦新品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在一代代山农大科研人的代际传承中,他们信心满满,瞄准下一个小麦新品种。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静)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